時間:2024-12-06 來源:江門市中心醫(yī)院 編輯:
?2024年,是江門市中心醫(yī)院志愿服務穩(wěn)步發(fā)展的一年,志愿者們以無私的愛心和堅定的責任感,穿梭于醫(yī)院的每一個角落,為就診患者和家屬帶去無盡的關懷和幫助。志愿者的每一步都鐫刻著奉獻的足跡,服務的每一個瞬間都閃耀著志愿精神的光芒。
“義”心導診引路人
?在醫(yī)院大廳,一位老年患者面對自助機手足無措,眼中滿是迷惘與無助。這時,一名身穿橙色馬甲的志愿者發(fā)現(xiàn)了他的困境,溫柔地上前詢問并耐心地教他如何使用自助機,一步步指導。當掛號成功的提示音響起時,李爺爺的臉上綻放出釋然的笑容,連聲感謝:“真是太謝謝你了,小伙子,沒有你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手”望相助解煩憂
?在醫(yī)院病房,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一位長期臥病的患者身上,他頭發(fā)凌亂,眼神中透露出些許無奈與疲憊。隨著義剪志愿者細心地理發(fā),患者頭發(fā)變得清爽舒適,臉上也漸漸露出久違的笑容。家屬在旁,眼眶濕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理發(fā)完畢,患者家屬緊緊握著志愿者的手,眼中滿是感激。志愿者微笑回應,心中盡是滿足。
愛心伴讀送關懷
?在兒內科病房,一個孩子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家長無法時刻陪伴在他身邊,讓他感覺到孤獨與不安。志愿者哥哥姐姐們?yōu)樗麕砹藭?,并生動有趣地講述,孩子聽得十分入迷,志愿者們還陪伴孩子一起做游戲,病房里開始充滿歡聲笑語。愛心伴讀活動結束,孩子家長滿心感恩。一次次陪伴,溫暖病房,照亮孩子心靈。告別之際,孩子們仍依依不舍。
故事收集傳希望
?醫(yī)院病房,志愿者們正在與腫瘤患者親切交談。通過患者講述自己的患病經歷及堅持不懈康復的過程,志愿者認真傾聽、微笑回應,記錄著患者的心聲,用文字撰寫成一句句溫暖堅強的話語,并編寫成勵志故事,希望可以鼓勵到其他腫瘤患者。為更多患者傳遞希望,溫暖流淌,治愈療心。
志愿服務隊伍合照展示
“義”心導診志愿服務
愛心伴讀志愿服務
生命故事探訪志愿服務
“手”望相助志愿服務
金暉行動志愿服務
醫(yī)學生進科室志愿服務
?此外,江門市中心醫(yī)院還開展著各項惠民特色志愿服務,包括急先鋒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金暉行動”志愿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和雙工聯(lián)動志愿同行服務等多項志愿服務。據統(tǒng)計,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江門市中心醫(yī)院共開展了572場志愿服務活動,共有11269 名志愿者參與服務,累計服務時長近36359.33小時,惠及患者高達422654人次。
?這一串串數字背后,是志愿者們無數個日夜的堅守與付出,是他們用愛心和汗水澆灌出的醫(yī)患和諧之花。
服務反饋 成效顯著
?門診部主任馮翠儀:門診志愿服務是連接醫(yī)院與患者的重要橋梁,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志愿者在門診忙碌的身影,協(xié)助患者掛號、給患者提供就醫(yī)指引、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種疑問等,橙馬甲和紅馬甲已成為門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志愿者用行動協(xié)助醫(yī)務人員確保了就診流程的順暢與高效,他們的笑容,如同溫柔的春風,緩解了患者的焦慮與不安。未來,我們愿與志愿者們繼續(xù)攜手同行,在提升醫(yī)療服務質量、優(yōu)化患者就醫(yī)體驗的道路上共同努力。
?腫瘤科一區(qū)護士長鄧利秾:生命故事探訪服務開展到現(xiàn)在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每次她們的到來,如同一縷陽光,為患者的心靈注入希望與力量。每一次的探訪,不僅僅是簡單的交流和陪伴,更是心靈的觸碰和情感的支持。她們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引導患者回憶生命中的美好,激發(fā)患者對康復生活的向往。她們總是面帶微笑,鼓勵患者與家屬勇敢前行。感謝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的堅持,我們銘記于心!
?病房探訪志愿服務隊長梁曉凌:在人生的長河里,我們難免都會經歷健康與疾病的考驗。癌癥,這個沉重的詞匯,不僅僅代表著一種疾病,更是對生命的一次深刻省思。作為志愿者,我們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無法像醫(yī)生一樣為他們治療,為患者緩解病痛,但依然希望全力以赴,為患者與家屬送去關懷,用生命溫暖生命,傳遞愛與尊重,讓更多的人看到癌癥病房的故事。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將繼續(xù)“慢”路同行,秉持著“助人自助”的精神,傳遞溫暖與力量,撰寫更多有力量的生命故事,鼓勵更多同路人。
?兒內科患者家屬江女士:作為患兒的家屬,我們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感激。在孩子不幸患上白血病的那段艱難日子里,是伴讀志愿服務者們用他們的愛心和耐心,給予了孩子溫暖和陪伴。他們不僅陪孩子讀書、玩醫(yī)療小游戲,讓孩子在住院期間不再感到無聊,減輕了治療恐懼感,更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們的照顧壓力。這份無私的幫助和支持,如同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行之路,衷心感謝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
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
?在醫(yī)院這個充滿挑戰(zhàn)與希望的地方,每一次服務后患者的笑容,都是鼓勵著志愿者將愛化作行動的動力,讓溫暖與愛心在每一次志愿服務中傳遞,讓每一個迷惘的心靈都能找到歸宿。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彼此信任,收獲一份份意想不到的驚喜,感恩有你們——志愿者!
成長語錄 收獲滿滿
?兒內科愛心伴讀服務負責人鐘佩彤:自從作為青協(xié)委員參與“童”伴活動成員之一到如今成為本活動的主要負責人,我在日常伴讀活動中陪伴住院患兒讀故事、做各種各樣的陪伴游戲,在畫布活動中帶領患兒盡情想象地畫畫。在服務期間,我看到住院患兒的笑臉,聽到家長們支持的聲音,我進一步理解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鍛煉了我自己的溝通能力;在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傳遞志愿精神,為住院患兒提供更優(yōu)質的陪伴。
?醫(yī)學生進科室志愿服務志愿者代表梁美瑜:作為醫(yī)學生參與醫(yī)院志愿服務的這段經歷,就像一場意義非凡的成長之旅。曾經,我們是在醫(yī)院里被醫(yī)護人員悉心照顧的患者,而如今已轉變?yōu)槟軌蚪o予他人幫助的志愿者,這種角色的轉換,帶來的是內心深處的強烈觸動。在病房穿梭的過程中,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病人所承受的痛苦,那是一種對健康的渴望與無奈交織的感受。同時,我們也收獲了病人們的關愛與提醒,他們的每一句囑托都飽含著對我們的信任與鼓勵,那些真誠的點贊與感謝,更是讓我們深感溫暖。
?“義”心導診志愿服務志愿者代表黃士源:作為大學生參與醫(yī)院志愿服務,在門診導診服務中,我耐心解答疑問,溝通技巧愈發(fā)嫻熟;身處忙碌醫(yī)護環(huán)境,做事更有條理,執(zhí)行力變強;目睹病痛疾苦,深感健康可貴,也更珍惜當下學習時光。志愿服務讓我走出書本理論,懂得奉獻,收獲了獨屬于實踐的寶貴財富。
?團委書記徐建華表示,站在歲末年初的交匯點上,回顧2024年來我院志愿服務工作的點點滴滴,感慨萬千。在這一年中,我們醫(yī)院的志愿服務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離不開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他們用專業(yè)知識和滿腔熱情,為來院群眾和患者提供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無論是在門診的導診服務,還是在病房的陪伴,他們的身影都成為了醫(yī)院最溫暖的風景線。
?未來,隨著患者需求的多樣化和志愿服務領域的拓展,我們將不斷優(yōu)化服務流程,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在新的一年里,讓我們攜手并進,為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提升醫(yī)院品牌形象、建設健康江門貢獻出志愿服務的力量!
“義”路走來,一路盛放
初心不改,沐光而行
感謝你們的奉獻、堅守
凝聚起來的愛與力量
在國際志愿者日
讓我們向身邊每一位志愿者致敬!
?歡迎各位社會人士積極報名參與我院志愿服務活動,在我院年度服務時長達50小時及以上的志愿者將免費獲得我院提供的相應額度的體檢套餐一份及相關就醫(yī)綠色通道服務,福利多多哦!
?詳情請咨詢江門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務社工項目服務組,電話:0750-3165827。
來源:醫(yī)務社工項目組